2007年春晚舞台上,成龙怀里抱着一个粉嫩嫩的小姑娘,台下的掌声就没断过。那会儿谁看见这孩子都得说一句“这娃以后肯定错不了”。可你们猜后来咋样?这小姑娘长大后去演了《花千骨》,愣是被骂上了热搜,评论区的那些话脏得我都不好意思念。更让人想不到的是,就是这个当年被骂成“最丑花千骨”的姑娘,现在摇身一变成了大美女,这反转来得够劲儿吧?
说起陆子艺这名字,可能有些人还记不太清,不过要是提起那个被成龙抱上春晚的小福娃,不少人脑子里就有画面了。那年头她才6岁,圆乎乎的小脸蛋配上一双亮晶晶的眼睛,看着就讨人喜欢。人家4岁就出道了,拍广告、上综艺、演电视剧,小小年纪在圈子里已经小有名气。大伙儿都盯着这孩子,等着她长大之后能给大家带来惊喜。
小姑娘的确是按照预想的轨迹长大了,而且还挺争气,拿到了不少好资源。2015年,她接到了《花千骨》剧组的邀请,要演白子画的徒弟。你说这资源得多好?能跟赵丽颖搭戏,演的还是同一个角色的不同年龄段,多少小演员想都想不来。
电视剧播出之后,赵丽颖那版花千骨确实火得一塌糊涂,软萌可爱的样子把观众的心都给俘获了。可轮到陆子艺这版出场,画风就不对了。特别是剧里有句台词说俩人小时候长得特像,这话一出来,弹幕都要把屏幕给淹了。有人骂白子画眼瞎,有人直接开始人身攻击陆子艺,反正就是没人觉得她俩长得像。
你说这事儿吧,本来就是个电视剧,演员尽力演好自己的角色不就完了?可有些观众偏偏入戏太深,不知道从哪儿找到了陆子艺的社交账号,跑去人家评论区各种开骂。什么难听的话都往外蹦,那会儿小姑娘才十几岁,哪儿受过这种阵仗?原本活泼开朗的性格被这么一搞,整个人都变得小心翼翼,见到镜头就躲,正常生活都没法过了。
说白了,这就是彻头彻尾的网暴。一群躲在屏幕后面的人,对着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指指点点,觉得自己有理有据,实际上干的就是欺负人的勾当。陆子艺的父母看着女儿这样子,心里能好受吗?左思右想,最后做了个决定——带着孩子去加拿大生活,眼不见心不烦,也算是给孩子找个清净地方。
这种事儿在娱乐圈不算新鲜。当年《少年大钦差》里的小叮当谢昀杉,小时候那张圆脸蛋多招人喜欢,上春晚都上了好几回。可等他长大了,婴儿肥没褪干净,个子也没怎么往上蹿,整个人看着就显得壮实。他想继续在圈子里混,还试着演过杨过,结果被人骂得体无完肤,说他油腻,说他没灵气。时间长了,人家也就不折腾了,老老实实退圈过日子去了。
你看,大家对童星的期待值永远都高得离谱。希望他们长大了还能跟小时候一样水灵,一样讨喜,一样有灵气。可人哪儿有不变的道理?青春期本来就是长身体的时候,五官在调整,身材在变化,这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吗?就连唱戏的还有个倒仓期,嗓子都得变声,凭啥要求小演员一点儿都不能变?
说到底,大家就是太看重外表了。长残了、糊了这些词张口就来,好像长得不好看就是犯了什么大错似的。宋祖儿那种等比例长大的确实有,可那是少数,绝大多数孩子都得经历一个“尴尬期”。这么评价来评价去,无形中给那些小童星施加了多大压力?他们本来就是孩子,凭什么要扛这么大的心理负担?
陆子艺去了加拿大之后,日子总算是过得舒坦了。那边没多少人认识她,也没人盯着她的脸说三道四。小姑娘慢慢走出了阴影,开始像个正常人一样生活。上学、交朋友、培养兴趣爱好,这些原本属于青少年的快乐,她终于能体验到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,陆子艺压根儿就没想过放弃演艺这条路。她想明白了一个道理——当演员确实得有外形优势,如果自己长得不如小时候招人喜欢,那就换条路走。台前不行就转幕后,当不了演员还能当导演呢!
想通了这一点,她整个人的状态都不一样了。陆子艺考上了加拿大迈尔大学的电影制作专业,开始系统地学习怎么拍电影、怎么做导演。从台前转到幕后,这算不算另一种意义上的圆梦?反正我觉得挺好,至少她还在这个行业里,还在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。
找到了新方向的陆子艺,日子过得充实又踏实。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把电影拍好,怎么把故事讲好,根本没心思去纠结自己长得好不好看。有时候因为课程需要,她也会客串一些短片,可心态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。现在的她在乎的是能不能把角色演好,能不能为作品增色,至于观众觉得她长得怎么样?那都是次要的。
心态一放平,人也就跟着舒展开了。青春期的婴儿肥逐渐消失,个子也蹿了上来,脸部线条变得越来越清晰。再加上这些年她一直坚持运动,身材保持得特别好,四肢修长匀称,整个人看着特别有精气神。偶尔被拍到的照片传到网上,大家都傻眼了——这还是当年那个被骂的小姑娘吗?怎么变化这么大?
现在再提起陆子艺,没人会翻她演《花千骨》的旧账了。大家都在夸她自律、夸她逆袭、夸她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。你说这变化大不大?几年前还被骂得退圈,几年后却成了励志典型。这说明啥?说明人生真的别太着急,有时候停一停、缓一缓,反而能走得更远。
说到童星逆袭这事儿,曹骏也是个活生生的例子。他小时候演的沉香,那可是多少人心中的白月光?后来拍了不少戏,人气也挺高,可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,他就淡出大众视野了。跟蓝盈莹谈恋爱的时候,还被女方粉丝嫌弃不够火,配不上人家。连路人都在感叹:这孩子怎么越混越不行了?
可你看现在,人家凭着《无忧渡》又火回来了。剧里那些打戏,行云流水的动作直接秒杀一票流量明星。抖音上有个角色投票,他愣是从小配角被粉丝投到了第一名,连官媒都下场夸他踏实稳重。现在资源越来越好,谁还记得他曾经糊过?
你看,不管是陆子艺还是曹骏,他们的经历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——条条大路通罗马,走不通就换条路,没必要非得一条道走到黑。很多人都觉得在娱乐圈混,退圈就等于认输,就等于跟梦想说拜拜。可实际上呢?并不是这么回事儿。
陆子艺长大后确实没有小时候那么可爱了,可人家依然热爱影视行业,从台前转到幕后,照样在追求自己的梦想,甚至找到了更广阔的天地。这难道不是一种智慧吗?知道自己哪儿行哪儿不行,然后果断调整方向,这比硬撑着要强多了。
再说了,这个圈子本来就很现实。观众的审美在变,市场的需求在变,演员也得跟着变。死守着一种可能性不放手,到头来受伤的只能是自己。倒不如像陆子艺这样,该停的时候停,该转的时候转,日子反而能过得更舒坦。
现在回过头看那些对陆子艺的恶评,是不是觉得特别可笑?一个十几岁的孩子,就因为长得不如小时候可爱,就要被骂得退圈?这些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指点点,觉得自己多有理,实际上呢?不过是网络暴力的帮凶罢了。
好在陆子艺扛过来了,而且活得越来越好。这才是真正的赢家。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所有人:人生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走,遇到坎儿了就绕过去,天塌不下来。有时候适当的暂停和调整,反而能让你走得更远、看得更清楚。
说到底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,没必要非得按照别人的期待去活。陆子艺小时候是童星,长大后转行学电影制作,这有什么不好?至少她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儿,一直在往前走,这就够了。那些曾经骂过她的人,现在又在夸她励志、夸她逆袭,你说这些人可笑不可笑?
人这一辈子,谁还没个低谷期?关键是遇到低谷的时候怎么办。是硬着头皮往前冲,还是停下来想想有没有更好的路?陆子艺选择了后者,事实证明她选对了。现在的她,活得比谁都明白,比谁都通透。
所以说,别再用那些刻薄的话去评价别人了,特别是那些还在成长中的孩子。你一句无心的话,可能就会毁掉一个人的信心,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。多点包容,多点理解,这个世界会美好很多。
你们觉得呢?如果是你遇到了陆子艺这种情况,会选择硬撑着还是暂时退出重新调整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,说不定你的经历也能给别人一些启发。
炒股配资资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